为什么龙猫耳朵?
龙猫的“萌点”,主要来自于其可爱的外表,和那对大耳朵~ 关于这对大耳朵,有人觉得可爱,有人则表示难看甚至不能接受。。。 (来自百度贴吧,侵删) 这就要说说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反差了…… 首先还是要从龙猫的外型说起! 宫崎骏创作龙猫时,最初的设计并不是这样的(下面两张图来自微博用户“红猪大侠”,侵删) 可以看出来,最初的龙猫,是有一头短发的。而且脸部、手部等细节也更为清晰。
然而就是这样一只外形上与普通小猫并没有太大区别的龙猫,却有一只比人类还大的耳朵。这就显得很不协调,也很奇怪了~ 所以就有了下边的造型——把原本的短发给去掉了,这样耳朵就不会特别突出了;而身体各处的毛发,也就都有了。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设计,我想大概是想突出龙猫作为“妖怪”的不同吧~ 一只小妖怪(?)拥有与人类一样聪明灵巧的头脑,和人类一样的表情与情感,但是在外形上,却不尽相同。于是,那对大耳朵就很好的突出了这一点——不同。
虽然后面造型改变了,但对“耳大”的设定,宫崎骏还是保持了下去。所以我们才能看到现在这么可爱的龙猫啦^^(啊,当然也是因为龙猫本来就很可爱~)
第一个原因:猫耳包并非“人有我有,拿来主义”而来。其实很早以前,宫崎骏就已经在多部电影中,对“耳朵”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例如《侧耳倾听》、《起风了》、《岁月的童话》等经典作品,宫崎骏就曾将耳朵的图案多次运用在配角的身上:
比如《侧耳倾听》中三架,也就是阿月和祥太所乘坐电车的司机爷爷,他的帽子上就装饰着明显的耳朵图案。
又比如《起风了》中,帮助堀越二郎购买飞机、飞机模型和引擎等物品的商店店员,头上的奇怪发带也是两只耳朵的造型。
再比如被誉为“少女们的心灵史”之称的《岁月的童话》,当小玲来到爷爷的老家时,当地居民小田一家也头戴带有猫耳图案的浴巾。
如此多的“耳朵符号”的出现,并非是宫崎骏无心之举或“一时兴起”。实际上,这个“耳朵”符号其实是宫崎骏为电影所做的艺术创新,用以体现角色性格,刻画人物,从而引导情节发展,塑造典型环境,表达主题思想,进而构建一个“吉卜力”的奇幻而唯美的动画世界。
第二个原因:当这些“耳朵”的动画角色进入电影情节时,这些小生物其实是与小玲一样平凡、普通的小朋友,而他们身上的“动物特征”则可以被看做一种“拟兽行为”,象征着对世俗、对成年世界的逃避与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