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疫苗后体内驱虫吗?
体内外的寄生虫都需要处理,疫苗和驱虫并不冲突,可以在接种完疫苗一个星期之后进行驱虫 一般我们建议宠物每月进行一次体内外驱虫,但是如果在以下情况下应该增加驱虫的频率:
1、如果狗狗刚买回来,怀疑有体内寄生虫,那么可以购买宠物专用的体内驱虫药服用,注意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不要自行加大剂量。
2、如果狗狗已经服用过体内驱虫药,并且粪便中没有发现寄生虫的虫体或者虫卵,那么说明体内的寄生虫已经死亡或者被消化液分解了,一个月后可以再次服用驱虫药。
3、如果你的爱宠经常外出,或常到草丛中玩耍,以及喜欢啃咬骨头,特别是老鼠、兔子等猎物,就应该考虑增加驱虫的次数。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体外驱虫剂还是服用体内驱虫药都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遵医嘱进行,不要自己判断用药。
还可以带小狗到宠物美容医院进行便检,如果是阳性结果(即发现了虫体的幼虫/成虫),医生会开对应的药物给宠物主人,自行带回去给狗狗服用;如果是阴性结果,则表明感染寄生虫的可能性较低,但也不能排除,需要定期观察和进行后续的驱虫。
狗狗体内驱虫一般间隔在25天至30天一次,疫苗间隔一个月打一次,最好体内驱虫和疫苗接种完成之后再进行体外驱虫,因为大部分的体外驱虫药的药性和疫苗以及体内驱虫药的药性相冲,体外驱虫药的药性比较强烈,如果使用间隔时间太短,有可能发生药性相冲导致狗狗出现不适。在完成所有疫苗的接种之前,不建议带狗狗到人多的场所活动,也不要接触来历不明的狗狗,防止感染上细小、犬瘟热等容易导致狗狗发病死亡的病毒疫病。
犬类体内主要寄生的寄生虫有蛔虫、绦虫、钩虫和球虫等寄生虫。蛔虫成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偶尔见有寄生于胃内,幼犬感染后拉稀,生长发育停滞,幼犬长期拉稀,脱水以后会导致仔犬的死亡。钩虫幼虫可以钻入仔犬皮肤感染,成虫后吸吮肠黏膜及血管中血液,幼犬感染钩虫后出现贫血、拉稀等症状。绦虫寄生在犬的肠道中,一般不会引起犬的发病,偶尔会引起犬的拉稀等,绦虫主要症状是在肛门周围可以看到爬出或者脱水的绦虫的虫节。球虫主要寄生在犬的肠上皮细胞内,犬感染球虫后主要引起犬的拉稀,严重者排出血水样的稀便。
犬类体外寄生虫主要有蜱虫、蚊子、蚊子、疥螨、蠕形螨和壁虱等寄生虫,主要吸吮宿主血液,引起犬只发病。犬只感染犬蜱虫病以后,主要表现为犬发热、血红蛋白尿、皮下淤血等症状。犬只感染蚊子等寄生虫以后,主要是因为搔抓皮肤引起体表出现大量的抓痕,出现皮癣和皮肤病、湿疹等。犬只感染疥螨和蠕形螨等寄生虫以后,发病以后主要表现为犬只体表瘙痒、皮肤出现大量红疹和皮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