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狗是藏獒的后代?
家犬的起源地只可能有一个,它就是东亚。而且,这一起源事件也只发生过一次,而不是人们以前猜想的多次。至于其他地区的犬类,它们是随其主人迁徙时带到当地的,它们的祖先都是从东亚起源的家犬。在这些迁徙的过程中,家犬和当地狼发生了多次杂交,比如美洲的家犬和美洲狼杂交,中亚和西亚的家犬和灰狼杂交,这些杂交在这些地区的家犬基因池里都留有印记,但是还不足以改变它们起源于东亚的结论。比如,藏獒就是由欧洲家犬和喜马拉雅狼的后代进化的。
人类与狼的“互动”史十分悠久,至少从27000年前开始,欧洲大陆上就出现人类与狼“密切相处”的证据,比如在同一处岩洞中就有保存下来的人类与狼的遗体。但两者真正建立“共生”关系则要晚的多,很可能是在人类开始农耕生产之后,狼才开始逐步演进出狗。很有趣的是,狗的起源时间和农业的起源时间十分接近。狗不仅是与人类关系最近的动物,也是驯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动物,因此对于两种生物关系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研究人员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直接测定了全世界654头家犬和19个狼的群体的位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的400个碱基序列。线粒体DNA是细胞核外遗传物质,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只能从母亲获得,类似于线粒体脑肌病的遗传规律),并且它存在多个拷贝数,每个细胞中就有数十至数百个拷贝,因此它比单拷贝核DNA更容易在考古发掘的古代生物标本中获得序列信息。线粒体DNA又因其遵循简约进化(即母系遗传过程中始终保持单一进化途径,几乎不发生重组或者杂交现象,而且进化速率相当快),而且突变速率比核基因高得多,所以成为研究近期快速进化生物的系统发生关系的首选分子标记。
通过比较这些序列,研究人员发现,世界各地家犬的遗传多样性都很高,其线粒体DNA单倍型之间的进化距离很大。说明家犬是从一个十分古老的祖先群体进化而来,这个祖先群体在成为人类的伙伴并随其扩散全球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比较大的种群大小,没有出现过种群“瓶颈”(即在扩散过程中,遗传多样性会因个体数量下降而丢失)。从这些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所有家犬的共同祖先不是来自中东,而是东亚南部的某种灰狼。因为家犬的4大单倍型类群中只有C类起源于中东地区,而其他的3类都起源于东亚。东亚不仅聚敛了所有的单倍型类群,而且从群体遗传学指标上来看,这个地区的犬类的遗传多样性远远高出其他地区,说明家犬的起源地在中国南方。
为了确定家犬起源的时间界限,研究人员利用校正的分子钟法推算出家犬的起源时间是大约1.5万年前。这一时期大致与地层学家和考古学家提出人类开始农耕生产(新石器时代),并与狼建立共生关系的时间吻合。
当然,在家犬起源的研究当中仍然存在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例如,对狗的祖先究竟是灰狼的哪一亚种,还存在争议。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原始的狗起源于已经灭绝的狼的种群,而不是现存任何一种狼。因为现存的各种各类的狼在地理分布上和“狗的单倍型”不吻合。比如在中东地区和欧洲都没有检测到“狗的单倍型”,但这种单倍型在中国和东南亚随处可见。“狗的单倍型”应该是一种古老的单倍型,而现存的中东种群和欧洲种群中狼的单倍型是新的,因此它们不可能是狗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