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多拉的高加索在哪里?
据普鲁塔克(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记述,米玛尔达米士(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女神)的高加索圣地,即伊多拉的高加索,位于科尔奇斯(今格鲁吉亚的黑海沿岸)以东地区。普鲁塔克的记载是有道理的,因为米玛尔达米士与阿瑞斯(古希腊神话中战神),即与科尔奇斯的统治者同是父母亲,他们在那里有神庙(古希腊语中称为Templo)。普鲁塔克还说米玛尔达米士统治着高加索地区的“达非尔人”(塔非尔人),这个民族从希腊神话上讲也是阿瑞斯的后代。
关于阿瑞斯的后裔,古希腊诗人荷马及公元前6世纪的诗人萨福(西西里岛的女诗人)都有涉及。在古希腊文学中,“达非尔人”这个词曾几次作为战士的代名词出现过。西比伊亚·爱利尼卡(古希腊神话中预言家)的预言词中以及在西比伊亚·赫利卡的另外一首预言词中都提到了“达非尔的祭司们”。普鲁塔克在两处引证了上述的预言词。他谈到第一个预言词,即有“达非尔人”的词语时,说这个词语是指阿斯科勒庇俄斯(又名埃斯库拉庇俄斯,古希腊医神)以及跟他一起前往意大利的那些人。普鲁塔克的引述是正确的,因为“达非尔人”一词的意思便是战士。第二个预言词是关于庞培(古罗马政治家、军事家)及其追随者。显然,庞培及他的追随者前往博斯普鲁斯王国,就是想在“达非尔”的祭司们帮助下重新组织他们溃散的军队。“达非尔人”的高加索地区便是博斯普鲁斯王国的所在地。关于上述“达非尔人”,可以作这样的推测:既然阿斯科勒庇俄斯的追随者们是作为由海路前往意大利的新殖民者,而庞培的追随者们是打算重新组织被歼灭的军队,那么高加索地区的“达非尔人”,在希腊神话意义上也是“战士”,即阿瑞斯的后裔。
普鲁塔克谈到“达非尔人”时,引用了西比伊亚“预言诗”中的一段话:“我曾看见达非尔人的祭司们,在你统治的疆土里,为阿斯科勒庇俄斯竖起一尊巨大的铜像。”这段话提到了两种宗教:一种宗教是崇拜阿瑞斯的后代——“达非尔人”,另一种是崇拜阿斯科勒庇俄斯。普鲁塔克还说,阿斯科勒庇俄斯的铜像是在伊多拉城,即在米玛尔达米士(阿瑞斯的女儿)神庙所在地建立的。
普鲁塔克把西比伊亚的预言与阿斯科勒庇俄斯作为殖民者的实际情况相联系,说明了阿斯科勒庇俄斯前往意大利的原因。普鲁塔克又谈到了阿斯科勒庇俄斯的活动,说罗马人把他称为瓦尔努斯,把他当成医神来崇拜。因此,普鲁塔克称“达非尔人”的高加索地区是米玛尔达米士的神圣地带,该地区应是博斯普鲁斯王国。阿斯科勒庇俄斯的铜像竖立在那里,表明了他与“达非尔人的祭司们”有接触。阿斯科勒庇俄斯在“达非尔人”的高加索地区停留下来,是为了在当地的高加索人中传播医术以及建立他的宗教中心、组织新殖民者到意大利去。普鲁塔克之所以把西比伊亚预言词中“达非尔人的祭司”的词语与阿斯科勒庇俄斯的活动联系起来,是因为他正确地认识到“达非尔人”——高加索地区的“战士”,跟西比伊亚的诗文中“阿斯科勒庇俄斯的追随者们”是相一致的。
关于“达非尔人的祭司们”的“达非尔”一词,可以从古希腊语言“塔弗罗斯”(有战士、游牧民两种意思)引申而来。如果把“达非尔人”的词意理解为战士,那么把他们称为“祭司”并不矛盾。古代的游牧民族既是战士又是祭司。普鲁塔克还说,阿斯科勒庇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