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纹龙蜥可以训练么?
丽纹龙蜥(学名:Lepidodactylus lugubris)是鬣蜥科、丽纹龙蜥属动物,原产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和马来半岛北部地区。 丽纹龙蜥体形较小,全长30厘米左右;雄性略大于雌性。头部较狭长,吻部钝圆,吻棱不突出。眼睛较大,瞳孔圆形。前额有5条皱纹。鼻孔下缘有2个色素斑。上颌骨前后缘均有锯齿状牙齿;下颌两侧各有6个对称的角质乳突。四肢较短,无趾间蹼。尾细长,背面有10条左右的纵列鳞片。背腹面有许多排列不规则的椭圆形深色疣粒。
丽纹龙蜥生活习性
丽纹龙蜥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季风林中,多在树木的枝干上活动,也会进入灌木丛或草丛中。白天在树上晒暖或者睡觉,夜间出来觅食。杂食性,以植物为主,也吃昆虫等小动物。
丽纹龙蜥主要分布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老挝、越南北部。目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金平和文山三县市及玉溪市通海县等地,国外分布于老挝、越南北部。
丽纹龙蜥的保护情况
由于野生丽纹龙蜥数量较少且生性胆小怕人,加之其栖息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尚未成为严重威胁物种。但在人类活动比较频繁的沿海和低海拔地带,其生存状况值得重视。
蜥蜴一般不饲养,也极少有被驯化的,但其作为科学研究的良好材料,却较受生物学工作者的喜爱。
饲养条件及食物蜥蜴多数性喜温暖,如翠石龙和虎纹壁行龙,均喜20℃以上。也有喜凉的种类如黄纹石龙,适宜温度12~18℃,夏、秋在北方可放养于房顶或其他凉爽处。所有蜥蜴都不宜太热和曝晒,否则易中暑而死。容器应为不漏水的铁、玻璃或塑料制品。水陆两栖的种类如翠石龙,盆内应有占容器1/3~1/2的浅水,陆栖种类如虎纹壁虎、黄纹石龙和艾叶绿,盆中应搁置一块石头或木板,上搭一小窝棚,棚内有2~3cm的潮湿锯屑或腐叶,供其栖息产卵用。
饲喂小蜥蜴以蝇、蚊、蚯蚓等小型昆虫为主食,大蜥蜴可喂以较大的昆虫,还可喂以煮熟或焙干的小黄豆和瘦肉碎块。通常饲喂的次数为:冬季与早春每3天一次,其他时间为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喂后应将盆具和水、食物补给容器冲洗干净,特别应将残食清除,以免发霉、腐烂、孳生蚊蝇幼虫,污染环境而引起疾病。
疾病防治在适宜条件下饲养的蜥蜴,一般不易患病,偶有发生蚊虫吸血或患病死于水盆中的情况,应及时挑出。治疗由蚊虫叮咬所致外伤,可用0.02%高锰酸钾液或0.1%新洁尔灭液洗浴,并涂氧化锌软膏,数日后即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