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打疫苗作用是什么?
最近,武汉一位家长因被两个月大的宝宝身上出现很多红疹而带去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是注射疫苗引起的过敏。家长非常疑惑,小婴儿不是应该越早接种越好的吗?为什么疫苗也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反应呢? 原来,宝宝在满月期间因为湿疹没有好彻底,所以妈妈带宝宝回预防接种单位,申请了延迟接种。可到了两个多月大的时候,孩子却出现了过敏症状。
医生仔细询问了宝宝的饮食、既往过敏史等情况后,发现宝宝除了轻度湿疹外,全身还出现了散在红色皮疹,部分皮疹已融合成片,孩子也经常用手挠,皮肤明显瘙痒。经检查,宝宝血清中存在注射狂犬疫苗抗体;经过诊断,确诊宝宝为过敏性荨麻疹。 在给宝贝用药并严格控制了饮食后,宝宝的症状终于得到缓解。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过类似的苦恼——宝宝打预防针后,出现发烧、腹泻、咳嗽……甚至更严重的过敏反应,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事实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疫苗特殊副作用的一种表现,绝大多数情况下,轻微的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可以自行恢复,无需特殊治疗。但如果遇到严重的过敏反应,还是需要及时送到医院救治。
目前,我国规定的常规免疫程序中,大多数的疫苗都是有必要给宝宝接种的。不过,也有例外情况。例如: 对疫苗所含任何成分严重过敏的人,不能接种该疫苗; 正在发热或患急性传染病者,暂缓接种,待痊愈后再行接种; 小于6个月的婴儿不宜紧急使用13价肺炎疫苗(7价肺炎结合疫苗)。
当然,家长们也要相信医生和护士的专业能力,应充分信任他们,确保疫苗接种工作能够顺利实施。同时,也要记得提醒自己,接种后要在现场观察半小时以上,以防万一。